经济日报:国债影响力日益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24年05月08日 12:00
国债资金规模大,但项目筛选、确定不能随意,要严格把关、优化投入方式,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实施全链条全周期管理。随着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国债在促进筹集财政资金、丰富个人投资渠道的同时,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储蓄国债“一债难求”、去年四季度增发万亿元国债加快安排使用、今年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近期,一系列热点广受关注,反映出国债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国债的首要功能是筹集财政资金。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可以有效扩大财政支出,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主要体现在用好财政政策空间,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政策工具组合,综合运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其中,中央财政赤字33400亿元、发行10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此外,2023年增发的国债资金中,大部分资金结转在今年使用。这些万亿元级的国债资金,有效支持加大支出强度,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特别国债的发行使用是今年宏观政策的一大亮点。按照安排,今年我国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具体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领域建设,既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的解决,又可有力应对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特别国债的定向发力,宏观调控作用明显。
此外,国债工具的运用有利于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适度增加中央杠杆,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今年全国财政赤字规模比上年年初预算有所增加,而且超长期国债有一部分也将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起到了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作用。
今年的国债发行和使用正在提速,各地也正在积极谋划、实施国债项目。这个过程中,效益和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国债资金规模大,但项目筛选、确定不能随意,要严格把关、优化投入方式,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实施全链条全周期管理。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此外,要合理安排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和节奏,节省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合力。
国债更好发挥功能作用,还要强化政策协同、部门配合。保障债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需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比如,央行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进行支持,精准对冲发债因素的短期影响。同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国债的运行更要注重安全,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国债不仅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利息,要合理安排发行规模和结构,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国债恢复发行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随着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国债在促进筹集财政资金、丰富个人投资渠道的同时,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