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管理员   2024年11月29日 10: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我们要深刻认识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要意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我国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中经济安全是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减少我国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做到在受到外部冲击后较快自我适应,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基本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但一部分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状况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新态势。这就要求我们顺应产业运行底层逻辑变化,统筹抓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抓紧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需要。我国坚定不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公共产品属性,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除了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外,还是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所必需。这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建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健全制度,重点任务主要是:

健全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积极抢占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完善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加快重点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步伐。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为基准,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的长效机制。

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为我国实现产业有序转移提供了根本基础。要完善东中西部合作、央地合作、产融合作等机制,引导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增强国内产业根植性。

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下,要深化区域性战略合作与跨区域协作,搭建全国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通资源要素流动的卡点瓶颈。同时,要加快建设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备份基地,积极构建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做到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保障新型国家安全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要加快推进国家储备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有序提升储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要搭建层次清晰、多元互补的储备体系,加快形成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储备跨区域协同保障,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要加大勘查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要发挥国有企业支撑托底作用,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

多措并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既要全局谋划、有序推进,又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各方面形成合力,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首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机制优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下好自主创新先手棋。同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堵点卡点,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其次,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优化布局产业链。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领域,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前瞻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要加快谋划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传统产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盘、压舱石也不可忽略。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自身实现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三,强化关键产业链供应链抵抗风险的能力建设。要全面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求必须构建兼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倾力提升其在极端情形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坚持做好关键产业备份,提升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和抗风险冲击能力,在产业链供应链某个关键环节出现问题或受到外部冲击时,迅速找到替代方案,确保其在极端情形下仍能正常运转。

第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强化链长与链主企业、其他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实现链长与链主的有效互动,构建全产业链良好发展生态。中央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着力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同时,在“全国一盘棋”背景下,强化区域间的产业协作与合作,建立区域间链长交流沟通机制。要充分利用我国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发挥“链主”企业的关键作用,注重共性技术供给、应用场景牵引,实现“点”“链”结合,“化点成珠、串珠成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长,支撑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第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拓宽国际视野,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金砖国家、G20集团国家等之间的交流合作,拓展产业国际发展空间,提升产业竞争能力。要深化外商投资体制改革,落实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此外,通过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版权所有:河南省钢铁工业协会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中道东路6号智慧岛大厦 电话:0371-63917753
技术支持:河南中钢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